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静明园杂咏八首 其五 乾隆壬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九
石洞千年迹,风来爽倍添。
古苔斑结籀,新笋绿生尖。
佛偈云临辨,诗情李杜兼
何须参指月,世界一华严(洞名)
刘阁学启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平斋集》卷二五
驷玉虬以征,尚迟床下之拜;
骑青牛而过,敢后道傍之迎?
顾斯文千古以无传,而前辈百年之几见,熟窥梗槩,粗识源流。
盖自蜀公以来,始有后溪者作。
其清明则青天白日,其高深则太山黄河。
参古今之典刑,具出处之本末。
权门鼎盛,在熙宁自拔于熙宁;
圣化更张,处元祐不党于元祐。
以鸡鸣嘐嘐之志,追鸿飞冥冥之风。
去不可留,归犹未老。
梅花而索笑,浩若胸中之春;
树谖草以忘忧,萧然物外之乐。
尽醉于田父泥饮之顷,相忘于舍者争席之间。
文章散落于人寰,翰墨流传于夷裔。
虽有诏以强起,曾何心于复来?
然而一饭不忘乎吾君,百方欲济乎斯世,有关庙画,每以驿闻。
宗磐未强,首陈储嗣事之十九疏;
民瘼已亟,次及条例司之数千言。
仗孤忠以直前,犯众怒而不顾。
亶为仁者之勇,得圣人之清。
天下之达尊三,孰如公者;
国中之儒者一,其舍我乎?
赐剑履以给扶,伟衣冠而入侍。
某遨头后乘,钳尾冗衔,每思退续《离骚》之词,何幸亲问《太玄》之字!
观神和而气定,知目击而道存。
自怜孺子倥侗,毋惜一编之教;
更愿老亲强健,亦如三寿之朋。
敬在下风,有如皦日。
元纲论 其五 专精至道章 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六
或问曰。
古之学仙者至多。
而得道者至少。
何也。
愚应之曰。
常人千而知道者一。
道者千而志道者一。
道者千而专精者一。
专精者千而勤久者一。
是学者众而成者也寡也。
若知道者能立志。
立志者能绝俗。
绝俗者能专精。
专精者能勤久。
未有学而不得者也。
曰。
然则理世者绝望于神仙乎。
曰不然。
若特禀真气。
大庇偫生者。
则无妨于理世。
又何损焉。
若中人好道。
志慕轻举。
必藉閒旷。
太昊袭气母。
轩辕升云軿。
颛顼处元宫。
文命游紫府。
斯皆抚俗而得道者也。
若乃元元寄柱史
南华从漆园。
王乔叶县
方朔登金门。
亦佐时而得道者也。
又仙欲隐密。
道贵无名。
或昭其踪。
或秘其迹。
不可以一途而察。
不可以一理而推。
案真诰及抱朴子元始上仙记。
咸云自古至忠至孝。
至贞至廉。
有大功及物者。
皆有所得。
不同常流。
尧舜伊吕。
昔诸圣贤。
皆上擢仙职。
斯所谓死而不亡者。
寿□白华自以随世畏死而希仙。
没为灵官。
其骨不朽。
巧充之后。
灵肉附骸。
返魂还形。
倏忽轻举。
若尔者。
则片善不失。
而况专以神仙为务者乎。
题书卷后语(兼字处弘洹水人贞元元和间,历、苏二州刺史,终河南尹,性豪侈,家聚书万卷,每卷后必自题云云。) 中唐 · 杜兼
 押效韵
(一作清)俸写来手自校,汝曹读之知圣道,坠之鬻之为不孝。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799年1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书记之任亦难矣。
元戎整齐三军之士。
统理所部之氓。
以镇守邦国。
赞天子施教化。
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
其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
与所部之政。
三军之号令升黜。
凡文辞之事。
皆出书记
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
莫宜居之。
然皆元戎自辟。
然后命于天子。
苟其帅之不文。
则其所辟或不当。
亦其理宜也。
南阳公御史大夫豪寿庐三州观察使授节移镇徐州
历十一年。
掌书记者凡三人。
其一人曰高阳许孟容
入仕于王朝。
今为尚书礼部郎中
其一人曰京兆杜兼
今为尚书礼部员外郎观察判官
其一人陇西李博。
自前乡贡进士秘书省校书郎
方为之。
南阳公文章称天下。
其所辟。
实所谓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
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章。
吾请观于三君子。
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
吾请观于南阳公
可知矣。
蔚乎其相章。
炳乎其相辉。
志同而气合。
鱼川泳而鸟云飞也。
愈乐是宾主之相得也。
故请刻石以记之。
而陷置于壁閒。
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杜兼题名809年9月22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河南尹陆运使杜兼尚书都官员外郎韩愈
陆运判洛阳县李宗闵。水陆运判伊阙县牛僧孺
同州韩城县郑伯义。元和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尹给事奉诏祠济渎回。与二判官于此迎候。
遂陪游宿。题。
杜兼谢授河南尹809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卿文通吏道。
学达政源。
历官常。
辄闻绩效。
观能以授。
俾亚理于三川。
见可而迁。
宜专临其一府。
尽委封畿之政。
运漕之权。
岁时之间。
伫有勤效。
勉恭尔职。
重副予怀。
所谢知。
杜兼谢上河南尹知府事808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三川封畿。
实重其任。
贰职纲纪。
亦难其人。
卿素怀器能。
累著声绩。
亚理以明慎选。
专领以展长才。
知已下车。
当亲绥抚。
伫闻报政。
用副忧勤。
所谢知。
唐故监察御史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84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俊。
字真长
其先叶黄帝
夫圣人之后。
与庶姓不同。
如河出昆崙。
潜于厚地。
欻焉振起。
奋为洪澜。
环回自天。
非众川也。
故自黄帝八代而生舜。
武王克殷。
求有妫之允满。
封于陈。
是为胡公
十三叶生完。
自以公子。
国难不得立。
乃抱乐器奔齐。
桓公以卿礼接之。
下又十一叶和。
以久为政。
阴浃于人。
遂有齐国
三代称王。
至建为秦所灭。
项羽入秦。
封建孙安为济北王
汉兴失国。
齐人谓之王家。
因以为氏。
安子涓。
镇东将军青州
封剧县伯
自涓至彤。
凡一十九代。
两汉公卿牧守如家牒然。
十代祖猛。
字景略
秦尚书令
伉秦成霸业。
孔明佐蜀同功。
故时人谓之王葛。
史云北海剧人。
遂著为族望。
九代祖休
曹尚书
八代祖镇恶。
佐命长安擒姚宏。
北齐五代祖⿰(田斤)
七兵尚书
兄弟九人。
时号王氏九龙。
于齐史有传。
高祖顗。
字君粹
北齐著作郎燕郡太守
曾祖敬忠
成州刺史
大父上客。
高宗封岳。
进士及第。
侍御史主客兵部员外郎
累迁兵右金吾卫将军冀州刺史灵州都督朔方道总管
见职官仪及衣□烈考瞰。
宣州宣城县
工部郎中
河东裴氏。
乃生仆射季睦
馀力工为文。
始以崇文生应。
深谋秘策。
考入上第。
监察御史
天之赋予。
莫能两大。
既扬令名。
而不以景福。
享龄五十五。
葬于河南府偃师县亳邑乡。
后以子贵。
累赠礼部尚书右仆射
夫人江夏李氏祔焉。
李门多奇才。
父暄。
起居舍人
暄子鄘。
门下侍郎平章事
高叔祖善。
台郎崇文馆学士
注文选行于时。
子邕
北海郡太守
有重名。
方之士。
求为碑者倾天下。
故夫人于盛宗。
礼范可法。
累赠至江夏郡夫人
仆射有三子。
长子早终。
次子处元
少婴沈恙。
道士养生之术。
高尚其趣。
强仕而没。
积善不试。
后来果大焉。
季子彦威
字子美
始以五经登甲科。
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
屯田郎中
户部司封。
并充礼仪使判官宏文馆学士京兆尹谏议大夫史馆修撰
以直谏出为河南少尹
入为少府监司农卿
改淄青节度使
徵拜户部侍郎判度支
势逼生患。
出为卫尉分司东都
寻起为陈许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
充汴宋亳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北海县开国子
食邑五百户。
颍川韩氏。
主客员外郎衢之女。
国子祭酒杨顼之外孙。
夫人有三弟。
皆材。
无子早谢。
礼祔葬于亳邑原。
仆射厚德覆露之。
尚书丕承之。
以蚤孤锐意向学。
尝阅诗至蓼莪篇。
感激流涕。
故其刃始淬。
及学成立。
遂为鸿儒。
入用为能臣。
参定仪制
财成经费。
起书生。
拥旌节。
今又领全师镇上游。
握神符。
垂三组。
皆向时感发之所激也。
就而学成。
名闻而身达。
欲报无所。
外荣中悲。
人子之孝。
在乎扬其先德以耀于远。
乃俾学古者书本系所自。
且铭于龟趺螭首云。
铭曰。
山积而高。
泽积而长。
圣人之后。
必大而昌。
由圣与贤。
或为霸强。
建不克嗣。
济北疏疆。
齐人德之。
其族称王。
佐于符秦。
北海重光。
仆射之生。
负材而起。
策于万乘。
擢为御史
同时条对。
干目仰视。
桂林一枝。
拾芥相似。
名动海内。
夫岂不伟。
种德而牙。
乃生令子。
出入鼎贵。
理财统师。
流根之泽。
印累累
峻其追崇。
幽显有辉。
孝嗣之
歉然弗怡。
春露秋霜。
感伤履之。
时久能慕。
禄丰益悲。
明发不寐。
永怀孝思。
摅之无穷。
曷若丰碑。
景亳之原。
佳城在斯。
金石刻
揭于道陲。
耶。
有洛之湄。
过者必下。
来观信辞。
杜兼80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或问曰。
朝廷以公且明。
进善退不肖。
未尝不当。
然吾有一疑焉。
愿有闻于子以释予也。
曰何哉。
曰。
杜兼濠州
幸兵之乱。
杀无罪士二人。
蓄货足欲。
吾以为唐梼杌饕餮者亡以异。
然而卒入为郎中给事中
出由商至河南尹乃死。
夫何取于者。
若是幸也。
曰。
若子之言。
兼之罪。
吾虽不睹乎目。
然闻之熟。
宜废而不用久矣。
然而吾有一取焉。
吾闻濠州
钟离卢某者。
宰相戚也。
而谗且谀。
日状其僚之过愆以致于
且曰。
是过是愆。
我独无有。
其僚因惴恐。
以俟谪怒于上。
令日施施自负曰。
州君将我陟也。
得之。
乃大怒。
罚令。
使僚也咸得自达。
以进乎善。
因摈令。
终不得面焉。
人由是不苟免。
而谗谀之道大息。
朝廷进于内则给事中
于外则至河南尹
盖知有是善也欤。
诚然。
不为公且明耶。
或者曰。
凶狡人也。
恣杀以充已。
其为过章章者。
凡天下儿童(后阙)
论追制表806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闻令之必行于下者信也。
令苟不信。
患莫大焉。
今陛下初临宇内。
务切黎元。
至于牧守字人之官。
所宜详择。
苟未得人
不当虚授。
苟或任使。
不可屡迁。
臣窃见近除宁州刺史论傪虔州刺史高宏本通州刺史豆卢靖。
曾不涉旬。
并已追制
又以杜兼苏州刺史
行未半途。
郎署
臣不知谁请于陛下而授之。
谁请于陛下而追之。
追之是。
则授之非。
授之是。
则追之非。
以非为是者罚必加。
然后人不敢轻其举。
以是为非者罪必及。
然后下不敢用其私。
此先王所以不令而人从。
不言而人信。
岂异事哉。
率是道也。
今陛下如纶之令朝降。
反污之诏夕施。
纷纷纭纭。
无所归咎。
臣窃恐陛下之令。
未能取信于朝廷。
而况于取信天下乎。
臣伏愿陛下徵举者之词。
察追者之请。
若举者之词直。
则请而追之者不得无过。
若追之者理胜。
则举而授之者不得无辜。
赏罚是非。
所宜明当。
况陛下肇临黎庶。
教化惟新。
诰令之间。
方所仰。
小有得失。
天下必闻。
臣实庸愚。
谬居谏列。
职当言责。
不敢偷安。
苟有所裨。
万死无恨。
无任愚迫恳款之至。
西林寺水阁院律大德齐朗和尚 唐 · 郑素卿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大师号齐朗。
生报身于寻阳陶氏。
大司马侃之后。
侃舍宅作西林寺
其孙累有人继前志。
大师幼有觉心。
事峰顶寺律大德法真和尚
出家受具。
皆目其下。
传七支四分学。
精进勇猛。
所治如官之与宪法。
其徒肃而不敢犯。
自山发其风。
行诸道流。
钧衡绳墨。
所化之处。
无不断断尔。
所居水阁院。
水阁之称。
天下知重。
长讲律业。
兼通无量寿净名等经。
复手自为义记以示后学。
贞元三年
从峰顶本大师荆州庆门寺灵裕台州国清寺法裔同受廉使李公兼龙兴坛场之请。
洎七年。
刺史崔公衍置方等于当州开元寺
请东林大德熙怡大林法粲兴果神清同赴坛会。
十四年。
郡守李公康兴甘露之会。
宣州开元寺大德慧庄抚州景云寺上宏吉州靖居寺道华当州宝称寺智满同秉羯磨。
至元和初
鄂岳观察使郗公士美建法会于头陁寺
又命简奉迎。
曰。
鹅珠在冰雪之中。
鹤貌出风尘之外。
其感搢绅大人相知之深如此。
享年七十有三。
法岁四十有九。
示寂灭于长庆二年十月十六日
是年闰月二十一日
奉葬于峰顶大师灵塔之右。
恭遗命也。
呜呼。
凡与大师游者。
自童年及暮齿。
未尝以言色高下。
用戕于人。
人之聪明。
睹此知教。
虽庭户之近。
必拟迹而后行。
或饥寒之来。
必审公而后取。
所谓声为律。
身为度。
其殆庶乎。
或人来以持律相难者。
对之曰。
吾闻四十不惑。
以至无邪。
正当师之。
我法只尔。
闻者降伏。
知言要理深。
洪州龙兴寺坛。
转至甘露头陀。
惣一十有四会
承羯磨者数盈千万计。
江西以为佛法钟鼓。
皆自水阁出。
考功员外郎李公渤。
中书舍人白公居易
尝视郡事。
得之精微。
每至道场。
膜拜起。
敬。
门人元超元谏元膺元諲元皓清锐元惣智明等。
惧先师之德光
不留于金石。
乃以际实行。
付云皋比邱草具状。
藉门弟子大德道建如达冲契宗一等。
虔请碑铭于荥阳郑氏子素卿。
辞不能免。
乃强起笔应之曰。
释之徒有持律。
犹官之徒有持法。
二者谨严。
则教立而道尊。
惟大师以惠觉心。
以心治身。
秉佛宪书。
为佛翰垣。
调驭诸根。
不生一尘。
提导孺孩。
出离火燔。
升我渐阶。
入我便门。
慈覆轩轩。
法洒翻翻。
膏之清濡。
长之茂蕃。
故自匡庐
散吴楚间。
受教比邱。
处元关。
或坐道场。
或登戒坛
景我之山。
派我之川。
珠贯大千。
印可无边。
来也不羁。
去之偶然。
吁嗟乎西林佛日。
尝在此兮已焉。
太和六年岁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
门人元谏等树。
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予前与道损游西湖净居堂,因至其第)1046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
冬日晴且暖,林塘思净居。
往兴都未尽,遂经韩氏庐。
韩氏兄弟贤,各各趋义宋荦本作异)涂。
吾侪与之游,何异田苏俱。
经疑反此质,学陋惭无馀。
况兹诸少年,高论倾国都。
以及治民术,纵横无所拘。
又涉方外说,于道曾不殊。
诗评杜兼,字(万历本、康熙本作方,据宋荦本改)法褚与虞。
啜茗岂非好,啖栗强为娱。
久厌官局检,聊休体质舒。
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
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
所赖存泛爱,未以我为愚。
持归接士论,颇亦类贩沽。
复联长诗来,味若餐琼腴。
其辞多自损,似欲大厥誉。
颜子乃庶几,仲尼称弗如。
不厌会遇频,云龙实相须。
最和蹑麟趾,举步未敢渝。
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九 杜兼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没有财遗臭,生无善可传。
向来堆白屋,尽是窟郎钱。
谢馆职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一、《浮溪集》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二○四七九
延阁崇成,莫先求士;
寒乡晚出,何自为郎?
席宠则优,语心而愧。
尝谓治非文无以追古,人惟学可以发身。
故祖宗辟三馆,而侈之以承明著作之廷;
分图书为四部,而详及于《凡将》、《急就》之学。
于此聚当世能言之士,使之读平生未见之书。
岂专求简编之断残,将因致簪缨之远大。
然自台阁兴于汉,逮今千二百馀年;
令艺文至于隋,无虑三十七万卷。
中值九流之紊,寖更五厄之馀,悠悠真赝之相承,愦愦信疑之莫决。
兴起能事,属当圣时。
方赫然珍馆之新,皆断以渊衷之独。
固已上符东壁奎星之象,何至下拟蓬莱方丈之山?
共知身到以为荣,或恨资高而不得。
如藻者早缘承学,中幸决科,既戆愚与世以相违,仍忧患迫身而不赦。
十载常奇而鲜偶,一官数免以稀迁。
比衔恤于江湖,几捐生于沟壑。
间关至此,不自意全,反复思之,有如痛定。
尚以阖门之百指,托于谋禄之孤踪,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得升斗之水斯活矣。
敢图过听,坐获优迁?
起愁居慑处之中,缀显秩清资之末。
矧昔陪修于盛典,盖尝寓直于英躔。
刘郎何止于重来,应氏遂荣于三入。
兹盖伏遇某官阁下,学倾万古,勋塞两仪。
汤用尹以格天,盖咸有德;
杜兼房而辅政,初不言功。
既章章事业以无遗,独汲汲人材之为意。
故隆孤进,不壅上闻。
敢不蒐补阙文,讨论奇字。
惟乘雁去来之何补,誓蠹鱼生死之不移。
不择地而安,已负事亲之志;
为知己者用,敢忘许国之诚!
王大令杜兼邓湘皋学博 其一 清 · 程恩泽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衔恤未得归,墨绖行且朽。
色养未能遂,盼断倚闾母。
劲风从西至,人兽尽东首。
愊抑孝子心,孤馆一镫久。
孝子固良吏,慎受慎所授。
不揣污蔑意,乃致谗谤口。
今岂必直道,弗媚众即诟。
况复工为文,世道例获咎。
王大令杜兼邓湘皋学博 其二 清 · 程恩泽
 押阳韵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文章至今日,积弱不可强。
禀赋益以薄,风骨何其尪。
必有扛鼎力,美丑斯可商。
不乃吹死灰,折葼驱跛牂。
君笔铁鹿卢,八角森锋铓。
能缋人怒嬉,与龙拿鸟鴹。
先秦两汉间,其气宏且刚。
上取纵得中,不失韩柳行。
谁谓宛转丝,能敌百鍊钢。
王大令杜兼邓湘皋学博 其三 清 · 程恩泽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直竹中箭笴,羽镞益厥杀。
健笔入无间,万卷成厥大。
才识生于学,学生于不懈。
文始须放纵,继乃戒捷快。
浑浑其源来,江海一蒂芥。
上明周孔道,下与出处对。
固耻傍门户,亦必绌佻怪。
此事出天性,悠悠古今会。
与子行将别,请俟异日话。
王大令杜兼邓湘皋学博 其四 清 · 程恩泽
 押灰韵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东海何洋洋,子怀晁贾才。
安可便废置,尚有黄金台
名山多馁魂,焚溺蠹鱼灰。
穷达恋薄禄,万一亲颜开。
得志行吾学,百折不可回。
否上万言书,长啸归去来
王大令杜兼邓湘皋学博 其五 清 · 程恩泽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斯文吾道间,清切惟畏友。
与若己者处,譬镜写我丑。
吾拜先生笔,欲作每钳口。
吾拜邓子诗,握管辄棘手。
前有大敌在,角逐慎其衄。
脂泽哀骀姿,冀肯孟娵首。
子今去长沙,谁濯我背垢。
急归招邓子,低席连卯酉。
各有名誉心,偃仰看南斗。